第九艺术 i 9 ART

传播游戏文化,助力产业发展✅

APF-MP1000:七十年代的“缝合怪”,史密斯的“想象机器”

标签: • 发布时间:2025年8月11日 • 评论数:0 条评论


一、山雨欲来:APF的“跨界”豪赌

要聊APF-MP1000,就得先聊聊它的娘家——APF电子公司(APF Electronics)。这家公司在七十年代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,他们靠着计算器和各种电子小玩意儿在美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。当1976年雅达利的《乓》(Pong)掀起家庭游戏狂潮时,嗅觉灵敏的APF立马跟进,推出了自家的“TV Fun”系列主机 。你别说,这几款只能玩各种《乓》变体游戏的“伪游戏机”,在当时还真成了爆款,一度是市面上最畅销的家用游戏机之一 。赚到第一桶金的APF,野心开始膨胀。他们看着雅达利在1977年推出的那台可以更换卡带的VCS(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雅达利2600)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。APF的高层明白,那种一台机器只能玩几个内置游戏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,未来属于可更换卡带的“第二代游戏机”。与此同时,玩具巨头美泰(Mattel)也正在秘密研发他们的“智能电视”(Intellivision),准备随时杀入战场 。市场风云变幻,再不升级,就只能等着被淘汰。

于是,一个大胆的计划在APF内部诞生了。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,是一位名叫爱德华·李·史密斯(Edward Lee Smith)的工程师 。这位老兄的身份在当时相当特殊——他是电子游戏行业里最早的非裔美国工程师之一 。在那个年代的科技圈,这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。史密斯和另一位黑人工程师先驱,Fairchild Channel F游戏机的缔造者杰里·劳森(Jerry Lawson)一样,都是用自己的才华,在由白人主导的硅谷硬生生敲开了一扇门 。在APF的工程主管欧文·博伊伦(Irving Boilen)的领导下,史密斯和他的小型工程团队接下了这个重任:设计一款能与雅达利2600正面抗衡的卡带式游戏系统 。这就是APF-MP1000的由来。它承载了APF公司从传统电子产品制造商向真正的游戏巨头转型的全部希望。

二、拆解梦想:一台游戏机,半台电脑

1978年,APF-MP1000正式上市 。这台黑乎乎的小塑料盒子,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“我要打十个”的狠劲儿。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五脏六腑,也就是硬件配置,这直接决定了它能在历史的擂台上站多久。它的“大脑”是一颗摩托罗拉(Motorola)生产的6800微处理器 。这颗8位CPU在当时算是相当主流的选择,性能可靠,跟雅达利2600用的那颗MOS 6507(6502的廉价版)相比,各有千秋,不算落后。内存(RAM)方面,它寒酸地配备了1KB 。今天你可能觉得1KB连个表情包都存不下,但在那个年代,这已经是能让程序员们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标准配置了。

真正决定游戏画面表现的,是它的图形芯片——同样来自摩托罗拉的6847P视频显示发生器(Video Display Generator) 。这块芯片赋予了MP1000在当时还算不错的图形能力,能够生成彩色、但分辨率不高的块状图形。这比第一代那些只能显示白色方块和线条的《乓》游戏机,无疑是天壤之别 。然而,APF-MP1000最与众不同,也最能体现其野心的设计,并非这些常规硬件,而是它的扩展能力。APF的设计师们似乎预见到了未来游戏机与个人电脑的融合趋势。他们为MP1000设计了一个名为“想象机器”(Imagination Machine)的巨型扩展坞 。你只要把小小的MP1000游戏机像卡带一样“插入”到这个扩展坞里,它就会摇身一变,成为一台功能齐全的低成本个人电脑 。

这个“想象机器”本身就带有一个完整的键盘、一个磁带机(用于加载和保存程序),并且内置了BASIC编程语言,还能进一步扩展内存 。这个“游戏机+电脑”的混合概念,在1978年绝对是石破天惊的。它比后来的Coleco Adam和雅达利5200的电脑扩展计划都要早。APF试图用一种“买一送一”的思路,同时吸引游戏玩家和最早那批想要拥有个人电脑的科技爱好者。这个想法在今天看来极具前瞻性,但在当时,却可能有点过于超前了。再来看看它的一些外围设计。它的两个手柄非常有特色,是不可拆卸的,直接连在主机上,不用的时候可以严丝合缝地嵌进主机两侧的凹槽里,方便收纳 。这种一体化设计虽然省心,但也意味着一旦手柄坏了,维修起来就相当麻烦。

至于声音表现,这是个有点模糊的话题。现有的资料里并没有明确指出APF-MP1000使用了哪款具体的音频芯片 。一些后世玩家的评测提到,它的音效表现很不稳定,“有些游戏里的声音效果相当惊艳,但大多数时候又平淡无奇” 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同期的竞争对手来推测它的水准。雅达利2600的音效是出了名的简陋,只有两个单声道,经常发出“哔哔啵啵”的原始噪音 。而后来居上的Intellivision则配备了专门的通用仪器AY-3-8914音频芯片,拥有3个声道,音效表现力远超雅达利 。APF-MP1000的音效大概就夹在这两者之间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有潜力但没被充分挖掘。

三、软件短板:空有屠龙技,奈何无龙可屠

一台游戏主机,硬件再牛,设计再有创意,最终还是要靠游戏说话。而这,恰恰是APF-MP1000的阿喀琉斯之踵。为了让玩家开箱即玩,APF非常良心地在主机里内置了一款游戏,名为《火箭巡逻》(Rocket Patrol)。这是一款简单的射击游戏,在当时算是个不错的添头。此外,APF官方还陆续发行了十几个游戏卡带 。我们能找到名字的游戏包括《拳击》(Boxing)、《赌场I:轮盘/基诺/老虎机》(Casino I: Roulette/Keno/Slots)、《弹珠台/地牢探险/打砖块》(Pinball/Dungeon Hunt/Blockout)三合一卡带等等 。游戏类型涵盖了体育、益智、射击等多个门类。

问题在于,这些游戏绝大多数都是由APF自己开发的 。他们没有像雅达利那样,吸引到动视(Activision)这样优秀的第三方开发商为其打造软件阵容。这就导致MP1000的游戏库不仅数量稀少,而且质量也饱受诟病。很多游戏玩起来感觉就像是TV Fun时代那些简单游戏的彩色升级版,缺乏创意和深度,与雅达利平台上那些越来越好玩、越来越复杂的游戏相比,显得相当乏味 。想象一下,你是一个1978年的美国小孩,你走进商店,看到货架上摆着APF-MP1000和雅达利2600。APF这边,游戏封面看起来普普通通,玩法似乎也没什么新意。而雅达利那边,有《太空入侵者》的移植版,有《冒险》(Adventure)这样开创了动作冒险游戏类型的神作。你会怎么选?答案不言而喻。

APF-MP1000那个极具创意的“想象机器”扩展坞,同样也面临着软件匮乏的窘境。虽然理论上它可以运行各种程序,但真正为其开发软件的少之又少,最终也只是个昂贵的摆设。APF空有打造一个“游戏+学习”生态帝国的雄心,却没有足够的内容来填充这个帝国。这台拥有屠龙之技的机器,最终发现,市场上根本没有属于它的“龙”可屠。

四、市场败局:生不逢时的悲情英雄

APF-MP1000上市之初,凭借着APF公司原有的渠道和“游戏电脑二合一”的新奇概念,据说销售情况还算不错 。然而,好景不长。随着雅达利2600的地位日益巩固,以及1979年Intellivision的全面铺货,APF-MP1000很快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。关于它的具体销量和定价,历史资料已经非常模糊,几乎找不到任何可靠的官方数据 。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在市场上的边缘地位——一台没有被载入史册的机器,自然也不会有人去 meticulously 统计它的销量。根据一些零散的资料推断,其主机本身的售价可能在130美元左右 ,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价格。但那个功能强大的“想象机器”扩展坞,价格不菲,进一步拉高了用户的入门门槛。

APF也曾尝试过一些推广活动。有资料提到,他们曾将大约300台机器分发给贫民区的孩子们,作为一种带有慈善性质的推广 。但这种零敲碎打的努力,在雅达利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面前,无异于杯水车薪。最终,APF-MP1000和它的“想象机器”在市场上遭遇了彻底的失败。它没能撼动雅达利的霸主地位,也没能抵挡住Intellivision的凌厉攻势,最终在1980年代初就悄无声息地停产了。APF公司的游戏帝国之梦,也就此画上了一个悲凉的句号。

五、历史回响:一抹被遗忘的远见

那么,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APF-MP1000,它到底留下了什么?从直接的技术继承来看,它几乎什么都没留下。它没有开创某种被后世广泛采用的硬件架构,其软件库也早已被人遗忘 。在游戏主机进化树上,它更像是一个被剪掉的、孤立的旁支。但是,如果我们从概念和思想的层面来看,APF-MP1000又并非一无是处。它那个“游戏机/电脑混合体”的核心理念,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 。

它预示了未来家庭娱乐中心的发展方向——一个既能提供顶级游戏体验,又能处理日常计算、学习和多媒体需求的融合设备。数十年后,当PlayStation和Xbox开始集成上网、影音播放甚至办公功能时,我们仿佛能看到APF-MP1000那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。它教科书般地展示了在一个“内容为王”的行业里,光有好的硬件点子是远远不够的。没有强大的第一方游戏阵容,没有开放的生态吸引第三方开发者,再好的平台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
<<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


留言评论

  1. 还没有任何评论,你来说两句吧

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.